为积极响应国家开展素质教育的号召,助力乡村少年儿童开展化学启蒙教育,青岛农业大学“锌”火相传小小化学家一“锌”扶“智”赴济宁梁山团队于七月下旬赴济宁梁山翠屏社区开展支教活动。本次支教活动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均衡城乡教育发展,为乡村少年儿童茁壮成长创造有利条件。
01
1.大手拉小手,共筑友谊桥
在大吴村党支部书记李秀丽,梁山县大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工刘璐的引导下,实践团队积极开展家访活动。家访过程中,团队详细记录了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以及家庭基本情况,以此为依据,全面了解每一位学生,为后续的教学计划调整提供依据。在介绍即将开展的支教课程以化学科普为主时,学生们的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他们兴奋地询问:“是那种可以做小实验的化学课吗?”从学生们的反应中,可以看出他们对化学课程的浓厚兴趣。
为了迅速拉近与学生们之间的距离,为支教活动铺平道路,团队成员们精心设计了“大风吹”和“抓手指”等互动游戏。这些游戏不仅增添了课堂的趣味性,而且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老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情感联系。在“抓手指”游戏中,老师和学生们手手相连,随着老师的指令,大家互相抓握、松开,在欢声笑语中,师生之间的关系迅速升温,彼此之间也更加熟悉。这样的互动不仅打破了初次见面的陌生感,更为后续的教学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02
2.缤纷小实验,探秘新世界
从远古的蛮荒时代到现代的科技文明,化学始终是人类进步的重要驱动力。为引导学生了解化学知识,感受化学魅力,实践团在本次支教活动中还向学生展示了“水中花海”“瓶子吹气球”等现象明显、反应快速的化学实验,并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安全简单的小实验。在“瓶子吹气球”小实验课堂上,当学生们看到气球被瓶子缓缓吹大时,发出了阵阵惊呼:“老师,瓶子为什么可以吹气球?”“老师,气球不是用嘴巴吹的吗?”,学生们一个接一个的问题,体现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求欲。这些实验环节既提高了学生们的动手能力,更又唤醒了青少年一代对化学科学的热爱之心。
03
3.安全教育课,平安过暑假
随着暑期的到来,溺水事故逐渐进入了易发期和高发期。为了让学生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防溺水的重要性,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团队特别开展了一堂防溺水安全教育班会。通过讲述一些真实的溺水事故案例,让同学们了解溺水事故的严重性和后果,认识到溺水事故的易发性和不可预测性,进而增强他们的防溺水意识。
以奋斗诠释责任担当,用奉献书写不凡篇章。青岛农业大学“锌”火相传小小化学家一“锌”扶“智”赴济宁梁山实践服务团借助化学与药学院化学学科特色,充分发挥所学所长,为国家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在乡村教育振兴的大舞台上贡献青年力量。
声明
本文来源于青岛农业大学。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仅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本文编辑:Sunshine
责任编辑:林美妮
山东教育发布 |
| | | |
投稿/新闻线索/爆料视频:
一经采用将获得线索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