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广西新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

厦门市场监管领域城镇燃气整治打响集中攻坚战

“你们店里有没有卖燃气灶具或相关产品?”近日,思明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在大同路某五金店进行检查时,向店员询问上述问题。两位店员,一人说“有”,一人说“没有”,此举引起了执法人员的警觉。执法人员在店内仓库发现三件无生产日期、带有可调节功能的瓶装液化石油气调压器(俗称“减压阀”)。执法人员当场对涉案物品予以扣押,并依法立案调查。

根据群众举报,集美灌口某五金店也涉嫌销售上述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的“减压阀”。厦门市市场监管局综合执法支队随即联合集美区市场监管局,对该店和仓库进行检查,现场查扣89个不合标准的“减压阀”。目前,集美区市场监管局已对涉案物品予以扣押,并依法立案调查。

据执法人员介绍,根据GB 35844-2018《瓶装液化石油气调压器》规定,调压器设定状态的调节部件应被封固,不能有调节功能。故上述具有可调节功能的调压器为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的产品。执法人员同时表示,使用带有可调节功能的减压阀可能存在以下的安全隐患,当减压阀输出的压力过高的时候,可能会导致管道接口处漏气或者直接脱落发生燃气泄漏,也可能因燃烧不充分而产生有毒有害气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规定,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的产品,应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据悉,根据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市场监管总局、省市场监管局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部署,市市场监管局于8月22日上午召开会议,部署全市市场监管领域燃气安全整治工作,打响集中攻坚战。

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厦门市市场监管局通过大规模集中业务培训、现场实地教学、编印执法工作手册,从燃气安全相关特种设备、燃气器具、案件查办三个方面,提高执法人员业务能力。

近期,海沧区市场监管局在全市率先查处一起燃气充装企业涉嫌对不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气瓶充装案件。根据《气瓶安全技术规程》规定,气瓶超过使用年限应当进行包含耐压试验的安全评估,并涂敷“安全评估合格”字样。经抽查,该涉案企业充装的液化石油气瓶不符合上述规定,涉嫌充装不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气瓶,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根据《特种设备安全法》第八十五条的规定,或被处以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

早在今年六月下旬,市、区两级市场监管局便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相关排查工作。截至目前,厦门市场监管部门已检查燃气压力管道使用单位338家次,发现事故隐患289条,发出特种设备监察指令42份。对全市7家液化石油气充装站开展24轮次检查,发现问题隐患84条,发出特种设备监察指令书9份。燃气器具整治方面,累计发现问题隐患288个,共抽查灶、管、阀、可燃气体报警器和液化石油气160批次,查扣不合格燃气灶187台、不合格燃气配件300个,查办案件68起。

厦门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全面落实市场监管领域燃气安全监管责任,将用3个月左右时间开展集中攻坚,全面排查整治城镇燃气风险隐患,切实消除突出风险隐患;再用半年左右时间巩固提升集中攻坚成效,全面完成对排查出风险隐患的整治,构建燃气气瓶和燃气器具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机制;到2024年底前,建立严进、严管、重罚的安全监管机制,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基本建立该市市场监管领域城镇燃气安全监管长效机制。(陈雪松 黄杰 杜宁)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广西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5 by 广西新闻网 gx.zhxinw.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