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耿国娜、苗勇)今年以来,武邑县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进一步健全监测帮扶机制,通过早发现、简程序、实帮扶,将脱贫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等人群全部纳入监测范围,严格控制贫困增量,助力乡村振兴。
及早发现风险。该县通过加强数据共享与比对分析,及时汇总部门防贫预警信息并反馈各乡镇入户核实,利用农户自主申报、基层干部排查、部门筛查预警三种监测方式,及时排查发现解决突出问题。同时,县、乡两级建立防贫中心,安排防贫专职工作人员113人,乡镇、村建立防贫工作站,设立村级网格员2800余人,定期走访排查,形成横到边、纵到底的防贫工作体系。今年以来,围绕新增监测对象识别认定、“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动态新增问题排查等7项工作任务,共筛查省市推送预警信息4354条、县级推送1134条、农户自主申报6条。
简化认定程序。他们坚持实事求是,对新增监测对象合理优化入户核查核实、村级评议公示、乡镇核查初审、县级比对审定等认定程序,提高认定效率。该县缩短各环节间隔时间,入户走访核查后,村级评议公示可与乡级核查初审同步开展。(下转2版)
(上接1版)同时,简化县级比对审定环节,对返贫致贫风险明确、村级评议公示无异议的,可不再比对存款、房产、车辆等个人信息,有效缩短认定时间。经过简化,自发现返贫致贫风险之日起,至履行完认定程序纳入监测,时间由原来的30天缩短到15天以内,特殊情况下还可开辟“绿色通道”,7天内即可完成相关认定程序。截至目前,经核实新识别纳入监测对象41户111人。
抓实帮扶举措。该县每月定期召开防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调度会,联合相关部门会商,对新识别的防贫监测对象,逐户分析风险原因、劳动能力和帮扶需求,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履行行业部门帮扶职责。对致贫风险未消除人员,全部实现分类施策,及时落实产业就业、兜底保障等帮扶措施。截至目前,对具备发展产业条件和有劳动能力的监测对象申请扶贫小额信贷35万元,为162户监测对象落实帮扶措施783项,户均落实帮扶措施483项。
下一篇 屯昌启动送春联文化惠民活动